MON-FRI: AM08:30-12:00 PM13:30-17:30

2025/01/16

川普擬成立對外稅務局 收取關稅等海外收入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14日宣布,將成立一個名為「對外稅務局」(External Revenue Service)的新部門,職掌徵收來自外國的關稅、稅費和其他收入。

美媒報導,川普14日在社群媒體「真實社群」(Truth Social)貼文稱:「我將創建對外稅務局來收取我們的關稅和所有來自海外的收入。我們將開始向那些通過貿易從我們身上賺錢的人收費,他們終於要開始支付應該的份額了。2025年1月20日將是對外稅務局的誕生日。」

川普並未明確說明這個新機構是否會取代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徵收的關稅、稅費及罰款,或是取代美國國稅局(IRS)對外國企業及個人收入徵稅的職能。無從得知他究竟是計畫建立一個新的政府機構,還是準備強化現有政府機構的某些職能。路透指,這似乎與川普將成立的政府效率部門(DOGE)相矛盾,該部門旨在通過簡化政府運作並節省預算。

川普在總統競選期間,曾多次提到以關稅收入取代所得稅。但根據專家說法,這些數字並不合理。保守派智庫「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估計,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0%的通用關稅在未考慮負面經濟影響前,10年內可創收4.5兆美元,但最終淨收入可能僅為3.3兆美元。相比之下,IRS在2023年的總稅收收入高達4.69兆美元。

對於川普的最新想法,民主黨人立即嘲笑這個想法。美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民主黨領袖魏登(Ron Wyden)說:「任何拙劣的重新包裝,都無法掩蓋川普計畫對美國家庭和小企業徵收數兆美元的新稅負,以支付富人的減稅。」

川普競選時提出了對全球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的懲罰性關稅(直到這兩國有效打擊毒品和非法移民)、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的激進政策,並警告對金磚國家(BRICS)進一步徵收關稅,除非它們承諾不創建與美元競爭的新貨幣。貿易專家警告,這些關稅將擾亂貿易流動、提高成本並引發對美國出口商品的報復性關稅。

MORE

2025/01/15

車輛長期不用別白繳稅!稅務局教一撇步「合法節稅」

長期不使用車輛,可別白白繳稅!雲林縣稅務局提醒,使用牌照稅是「按日」計算稅額,車輛超過一年不使用或長期不確定會不會使用,可持兩面車牌向監理機關申辦「繳銷」,自繳銷當日即可停徵使用牌照稅。

王小美將出國留學,預計兩年後才回國,詢問地稅局車輛該如何處理,稅務局表示,車輛只要長期確定不會使用,即可持兩面車牌到監理機關辦理繳銷,日後需要使用車輛時再申請重新驗車、領取新牌,並按領牌日核算該年度後續應納使用牌照稅額。

稅務局提醒,車輛辦理「繳銷」後,在未申請重新驗車、領取新牌前,切記不得使用。

稅務局說明,若車輛懸掛其他車輛車牌使用公共道路被查獲,屬「移用車牌」違規,將依使用牌照稅法規定,裁處全年應納稅額兩倍罰鍰,並依法要求補徵繳銷日起至查獲違規日止的本稅,再處以應納稅額兩倍以下罰鍰。

MORE

2025/01/14

房屋無償供營業使用 要稅

財政台北國稅局提醒,若個人將名下房屋無償借給營業人設籍使用,無論是否實際收取租金,都必須依當地一般租金水準計算租賃收入,並在次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

根據《所得稅法》第14條規定,若納稅人將財產借給他人使用,除非能提出證明確實是「無償出租」,且並未用於營業或業務執行;也就是說,屋主即使是出租給自己、或直系親屬負責的營業場所,因為屬於營業用,仍需計算租賃收入。

國稅局表示,前述所謂的「他人」,是指除了納稅人本身、配偶和直系親屬以外的其他個人或法人。

舉例來說,假設小君在2022年將自己名下的房屋無償提供給自己擔任負責人的A公司作為營業場所使用,小君並未列報租賃收入,國稅局根據當地的租金行情計算後,將相應的租賃收入併入小君的綜合所得稅課稅總額。

小君對此不服,向稅局申請復查,聲明該房屋僅供A公司經營使用,且並未向A公司收取租金,不過A公司作為法人機構,依據所得稅法施行細則第16條屬於「他人」,因此,即使小君並未向A公司收取租金,仍需依當地一般租金情況計算租賃收入,依法報繳綜所稅。

台北國稅局強調,個人若將名下房屋無償提供給營業人或法人使用,即使並未收取租金,也應依《所得稅法》規定,根據當地的租金行情計算租賃收入,並將該收入併入綜合所得總額進行報稅,納稅人應提高警覺,避免因忽略此項規定而引發不必要的稅務糾紛或罰款。

此外財政部日前公告,去年房東出租房屋的租賃所得,必要費用率仍以43%計算,與往年標準相同,也就是說,收到的1萬元租金中,可減除必要費用4,300元,僅5,700元須計入課稅。另外若符合住宅法、租賃專法所規定條件,必要費用率可望再提高。

MORE

2025/01/13

關注稅務改革與電子發票標準化趨勢以鞏固貿易競爭優勢 2025年趨勢解析《稅務篇》

2024年全球稅務環境變化顯著,各國陸續推動類似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稅務改革,雖各國進展不一,但貿易朝向減碳及數位化之進展更加明確,關稅及碳稅重要性與日俱增。此外,貿易牽涉到買賣雙方之金流,而開立/收到發票則為金流安排的第一步,賣方能正確及快速開立發票,且買方能正確而且快速接收發票,並安排付款,將影響雙方對現金流的掌握,及企業運營的成本。紙本發票依賴人力物力,亦容易出錯,買賣雙方傳送接收亦需要多層人工或行政流程,在現今各國缺工及數位經濟環境下深受限制,同時也不利減碳,效率效果不彰,電子發票逐漸取代紙本發票成為主流。同時,伴隨著減碳潮流及對稅務資訊的掌握,各國對於稅務資訊申報之數位化要求與電子發票標準化有志一同,企業除須了解自身產品的市場定位外、更須關注是否未來可能碳排值或跨國數位發票之開立作為買賣雙方之交易條件、各國進口關稅及產地國或進口國CBAM的推動時程,預做準備,並配合永續發展,採取積極應對策略,以順利贏戰。

MORE